
在1939年,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,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敏锐地意识到需要研发新一代舰载鱼雷轰炸机。当时盟军舰队装备的道格拉斯TBD鱼雷轰炸机自1937年服役以来已显落后,在实战中表现不尽如人意。为此,道格拉斯公司启动了代号为XTB2D\"空中海盗\"的研发项目,这款新型战机被寄予厚望,计划装备正在建造的\"中途岛\"级超级航母以及大批量生产的\"埃塞克斯\"级航母网络配资,以提升美国海军的航空作战能力。
1943年10月,道格拉斯公司正式获得军方合同,开始建造两架XTB2D原型机。这款战机最初命名为\"毁灭者2\",其研发时间恰逢\"中途岛\"号航母的建造计划。XTB2D被设计为一款性能卓越的单发舰载攻击机,其作战能力远超上一代机型。从尺寸上看,它将成为二战时期体型最为庞大的舰载机之一,充分体现了当时航空技术的巅峰水平。
展开剩余69%XTB2D的技术参数令人印象深刻:空重达到惊人的8350公斤,机身长度约14米,翼展21.3米,高度6.9米。即便在机翼折叠状态下,宽度仍接近11米,远超同期其他舰载机。其动力系统采用一台R-4360-8型24缸风冷星型发动机,早期型号就能输出3000马力的强劲动力。独特的8叶共轴对转螺旋桨设计(前桨直径4.29米,后桨4.34米)使其最高时速可达550公里,巡航速度270公里/小时,实用升限7500米。通过加挂大型副油箱,其最大航程可延伸至4600公里,展现出卓越的远程作战能力。
为驾驭如此庞大的舰载机,XTB2D采用了多项创新设计:配备了大面积襟翼系统,其中外侧襟翼兼具副翼功能,中部襟翼可在俯冲和急转弯时提供额外操控辅助。机上还装备了当时先进的自动驾驶仪系统,专门用于精确轰炸任务。考虑到高空作战需求,设计师还为其配备了完善的除冰系统,通过空气泵将热空气输送到机翼和尾翼的关键部位。
XTB2D的起落架设计独树一帜,采用可收放的前三点式布局,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优化武器挂载空间。最初设计方案采用内置弹舱,后改为4个外挂点,可挂载4枚鱼雷或3800公斤炸弹。不过受限于航母甲板起降条件,在舰上作战时通常只能挂载2枚鱼雷,全挂载状态仅能在陆地机场起降。
在自卫武器配置上,XTB2D堪称武装到牙齿:机翼内嵌4挺12.7毫米固定机枪,驾驶员后方配备一座遥控炮塔(内置双联12.7毫米机枪),机腹后部还有一座液压驱动的单装机枪炮塔。虽然设计图纸上还预留了武器吊舱接口以增强火力,但这一构想最终未能实现,原型机上也从未实际安装过额外武器。
两架原型机于1945年完成制造并开始试飞网络配资,期间曾获得23架的预生产订单。然而随着战争形势变化,美国军方最终放弃了该项目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战争接近尾声导致需求减弱,另一方面该机过度专注于反舰作战的设计理念导致机体过于庞大,在航母上占据过多空间。即便服役,也只有\"中途岛\"级这样的超级航母才能搭载。道格拉斯公司曾尝试将其改装为侦察轰炸机(加装航空摄像机),但最终所有测试工作于1948年终止,两架珍贵的原型机也不得不面临报废的命运。
发布于:云南省领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